2017年7月2日 星期日

史記三心得:志向、選擇、天道



這學期修史記三,呂世浩老師講了下面這幾篇:孔子世家、伯夷列傳、管晏列傳、李斯列傳、貨殖列傳
每一篇太史公都有一個概念要傳達給讀者
而呂世浩老師的期末考題,一題毫無相關的題目,讓我對老師整學期的課程安排有了近一步的了解
這個題目是這樣的,請列舉老師上課中你最有印象的 3 句話,以下我把當時的答題整理一下,也當成大學生涯的一次總結

孔子一生坎坷,如果以現世功業論來說,夫子就只是一名失意的政客,沒有一個國家可以重用他。在周遊列國的旅途中,孔子遇到了很多隱士,這些隱士都在嘲笑孔子,或是說服孔子停止周遊列國,加入隱居的行列。但孔子一句回答,帶給我相當大的震撼,夫子說:「鳥獸不可與同群,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?天下有道,丘不與易也。」這句話的白話翻譯是:「人不能和鳥獸同群,我不同人打交道而同誰打交道?天下太平,我就用不著提倡改革了。」孔子的意思是,既然我生而為人,而“人”這個團體正在沈淪,我不試圖改變,還能做什麼呢?

這句話對我的震撼為什麼這麼大?因為我想到台灣的處境。孔子當時的年代是禮崩樂壞的開始,他明知這個趨勢只會越來越糟,但仍義無反顧地推動改變。那台灣呢?台灣的沈淪已經不用多說了,而目前絕對只是崩壞的開始。但環顧四周,真的有不少所謂的隱士,他們也已看清大勢不可能扭轉,所以選擇不再關注政治局勢。另外我也聽到許多人,努力爭取出國的機會,決定一去就不再回來。

我只想自問一句,既然我生而為台灣人,而這個團體正在沈淪,我不試圖改變,能做什麼呢?我還能去哪呢?
可能有人會說,甚至斯多噶哲學也提過所謂的“世界公民”,我們不是“台灣人”不是“美國人”,我們都是“地球人”,哪裡不是家呢?
理論上這樣說是沒錯,我也挺同意,如果每個人都有這個意識,那人類可以減少很多紛爭。但我認為前提是每個國家都要有這個意識,今天提倡的平等真的大多都是政治正確上的,西方人看黃種人的態度絕對跟看自己國家的人民是有很大的差異的

這引出我想說的第一個主題“志向”
從上面那個例子來看,孔子的志向很明顯了。我們可以再從另一個故事切入。孔子與弟子遭遇過最大的危機就是餓於陳蔡之間了,而當時不少弟子對孔子有所怨懟,所以孔子把弟子一個一個叫進來,出了一道“期中考題”,孔子說「詩云『匪兕匪虎率彼曠野』。吾道非邪?吾何為於此?」白話翻譯是:“詩經上說,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,但怎麼會在曠野上走過來又走過去?難道我的道錯了嗎?” 第一個答題的弟子是子路,他的回答是 “如果我們走的是正道,但結果仍未成功,想必是我們還不夠努力吧?” 孔子驚訝的回答子路說,難道你走的是正道,就一定會有好結果?你是好人就一定會成功?如果這樣的話怎麼會有伯夷叔齊的悲劇呢?從子路這個回答我們可以看出,子路一生大概就是做烈士的命了。接下來子貢進場,他的回答是 “老師的道太高了,不是這個時代所能容的。那我們是不是可以稍微貶一下呢?” 孔子評論子貢志向不遠,並不是求道之人。而從歷史來看,子貢是孔子的學生中混得最好的,他可以迎合時代的要求,得到榮華富貴,但他的歷史定位就沒有等一下出場的顏淵來得高。顏淵,孔子唯一滿意的弟子,對於這個題目的回答如下 "老師的道太高了,不是這個時代所能容的。老師的學說已經宏大美好而不被採用,這是當權者的恥辱。不能容有什麼好怕的?不被接納才能顯現出君子的本色啊!” 孔子聽完相當高興,對顏淵說如果他以後發達了,自己願意去當顏淵的家管。

節錄上面這大段,主要就想說兩個字 “志向” ,我們所求到底為何?難道孔子不知道自己的道不是當代所能接受的嗎?他當然知道,但為什麼他仍持續推廣呢?他大可像子貢一下阿諛時代,如果這樣做孔子一定能混得比子貢好得多,但夫子是求道之人,他“選擇”這條道路,也相對的要付出對應的代價,下一節我就來說何謂 “選擇”

李斯列傳,太史公主要想傳達的主題就是 “選擇”,李斯一生中有 4 次中大的選擇,每一次選擇都造就了最後的結局
第一次李斯在上蔡當縣小令,看到廁所的老鼠和糧倉裡的老鼠,一群每天過的驚恐的生活,吃也吃不飽,另一群則是有大樑可以睡覺,食物也吃不完。李斯做了第一次選擇,他一生要追求最極致的榮華富貴。之後他一步一步爬到了秦國宰相的位置,在一次宴客中,李斯看到家門口來祝賀的人車大排長龍,他感嘆到:我的人生就像一駕馬車,筆直的往前衝,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停止。這是他的第二次選擇,李斯大可以選擇停下馬車,在人生的巔峰急流勇退,但他“捨不得”。李斯讓馬車繼續跑著,直到秦始皇駕崩,李斯面對趙高的沙丘密謀,選擇加盟趙高擁立胡亥,最後面對胡亥一連串錯誤的行為,李斯選擇迎合,而沒有努力阻止胡亥,這 4 次選擇,造就李斯後來的悲劇結局

上面這一段,主要想講 “人生的選擇” ,你的選擇從你立志成為什麼樣的人來,也就是你的 “志向” ,而選擇背後一定有對應的代價,例如孔子人生就是到處漂流,李斯的人生就是被處死。還記得前面說的伯夷叔齊嗎?他們立志求仁,選擇餓死首陽山,我們不經有個疑惑:難道像孔子、伯夷叔齊這些求道之人,都注定悲慘一生?天道,到底有報還是沒有報呢? 

天道有沒有報?這真的是大哉問,而這正是太史公在伯夷列傳所想要探討的問題。從這個問題,我們就可以看出,史記這本書不只是一本古老的書,他想傳達的是適合每個時代的大題目,就像某位詩人說過 “莎士比亞不屬於任何時代,他屬於每個時代”。太史公在這篇除了想討論天道有沒有報,還想探討伯夷叔齊心中有沒有怨。我們先從“怨”說起,怨有兩種,一個是怨而後有恨,一個是怨而後有望。伯夷叔齊顯然不是第一種,畢竟不食周粟是他們的選擇,他們沒道理有怨,孔子也直接說了:伯夷叔齊求仁得仁,又合怨?那他們是否有望?我想是有的,伯夷叔齊的訴求是 “以暴易暴兮,不知其非矣” 他們希望回到堯舜的禪讓制度,而不是以暴易暴。

那天道有沒有報?一樣先定義何謂報。報主要可以分為,報在自己(又分現世報、死後報)、報在子孫。伯夷叔齊,顯然求的不是現世報,畢竟人都死了,比較可能的是選擇報在子孫。而一直顛沛流離的孔子, 他也是把希望寄託在下一代,所以晚年他回歸教書作春秋。那若是站在現在回頭看,伯夷叔齊孔子這些聖賢,有報嗎?我想,從 2000 年後我們仍在讀這些聖人的故事,仍以這些人為學習的目標,就可以肯定,天道有報!


上面講了志向、選擇、天道,我認為這 3 者是環環相扣的,你的志向是什麼,在你面對重大決定時,就會理所當然作出相應的選擇,而每個選擇的背後都有成本。最後,要有一個信念,當你走在正途卻面臨人生困境,告訴自己,天道是有報的!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