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7月6日 星期四

我們都是優秀的綿羊?



原本沒想要讀這本書的,因為去年就聽過解讀版,但最近接連幾個朋友跟我推薦,就花點時間翻一翻。我覺得這本書不太好讀,不知道是我不太專心還是作者說的內容太多了,注意力沒辦法很集中,但翻完後還是有幾點可以討論。

前幾章其實有點雞湯,作者長篇大論就是要提,人生不是以金錢和成就來橫量的。這個論點在很多書都有提過,例如克里斯汀森的<你如何衡量你的人生>。而最近因為讀了一點斯多葛哲學,在這個學派的觀念中,財富、健康...相對於德性與善,都是無關緊要的(也許就是因為開篇不怎麼驚艷所以這本書我一直沒有很認真讀orz ) 而作者也在之後提到了改變這種思維的方式,也就是博雅教育( Liberal arts ) 這也是作者所在的耶魯大學最著名的地方。所謂博雅教育就有點像今天說的軟實力,你學這些不會有立即的幫助,但對你的人生卻可以帶來長遠的影響。例如文學、哲學...哲學問我們生來到底為何?我們將怎麼過好這一生?文學展示人性給我們,也寫了很多人的追求。這邊我滿有感觸的,之前我曾經說過我不讀小說,覺得浪費時間,但這幾個月我發現自己錯了,小說、文學作品,背後所要寄託的概念價值連城。就拿最近 <熊逸書院> 在講的 <魯賓遜漂流記> <蠅王> <動物農莊>,我現在聽這幾本書,背後的概念讓我震撼。在想想,哲學、文學史上這麼多聰明的人,已經把他們的人生寫在這些作品中,只要花點時間就可以吸收這些人的思想,用幾天換別人一輩子的體會,甚至在思想上與這些歷史上腦袋最好的人來場交流,我實在找不出不讀這些書的理由。

說到博雅教育,最近認識一位讀哲學系畢業的朋友想轉行到金融業,因為他認為哲學系找不到工作。這點作者提了一個統計,大學讀文史哲的學生,企業愛用的比例很高,而且薪水並不會比較低。原因是因為現在的科技變化太快,在大學所學到的技能並不保證用得到,一樣要到工作的時候重新學,所以具備“學習”能力的人,反而是企業會優先入取的。

再來講一下高等教育的泡沫。這本書好像沒有提到“泡沫”這個詞,但這卻是彼得提爾近期一直在呼籲的,他認為高等教育是本世紀最大的泡沫,他自己還辦了一所大學(雖然也被批評)。不用說大家都知道現在高等教育是怎樣,高中生東學西學,把時間表塞滿滿(這邊提一下,不要再說美國高中生很快樂都沒什麼壓力,這是非常錯誤的觀念。他們認真的程度,參加課外活動的項目,遠多於我們,一天可能只睡 3-4 小時,很多學生甚至服用類似毒品的藥物來增加學習能力,西方的教育已經變得很扭曲。而我們聽說那群快樂的美國高中生,並不是他們的菁英學生)上面這個“亂象”起源於一個有點糟糕的做法:給大學排名,外加很多機制一起造就了這種要求學生又文又武的學習方式。然而,你以為高中生進入常青藤名校就沒事了嗎?他們就真的可以過好這一生?不會的,因為沒有好的老師給他們啟發。這邊作者提了,現在好教授的標準是“你很會做研究”不是“你很會教書”,拿到“優良教師”的教授可能還會被炒,因為代表他沒有把時間花在做研究(研究質量也是大學排名的一個項目),但是大學的目的是什麼?是要教學生何謂“大人之學”,是要啟發學生,跟學生互動。回到我大學四年,基本上真的有啟發到我的老師,大概只有 呂世浩老師 和 李錫坤老師,我也真的好奇過為什麼大多數老師都不太會教書?原來教書不是重點,研究做得好就好...最後作者吐嘲 MOOC,認為這也是一個盈利事業,而且只對能夠自己安排學習的人(大多是職場進修)有所幫助,作者還是希望回到小班制以及學生導師一起互動的教學方式。


回到我個人,想想過去四年,真的是非常幸運。不知道為什麼(感覺是大一讀的一些書影響我的,可能是受巴菲特和蒙格)大學時期我就不是很期待從課堂上得到什麼,所以拼命讀課外書,所以我並不是很正規的“大學生”,走的路、做的事也很不正統,這也讓我可以平靜的看這本書,比較沒有激起情緒。我還是覺得這本書可以讀一讀,裡面很多點說得很不錯。而最近指考結束,一群高中生正面臨著他們人生中最重要的選擇之一,或許這本書能幫助他們。我也可能在未來重新讀過一次,個人對教育也是滿有興趣的,如果有機會實作,這本書應該會派上用場。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