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3月15日 星期五

求職要考量的三個點以及主動尋求幫忙


找工作跟投資是一回事

投資就是今天投入的錢,未來能收回更多

每天工作的時數,就是投入的錢 ; 收回多少,就是薪資

要考量的點

1.價值

你創造的價值,以及這份工作帶給你的價值。求職者評估自己值 5 萬,如果工作的薪水 3 萬,其他額外條件(例如是你很喜歡的工作、很喜歡的團隊、很彈性的工作時間)也值 3 萬,那是一份可以考慮的工作

價值也可能源自成長。這份工作可以 scale、公司正在成長、職位潛在可以發展的業務選項很多,都可能是未來價值的來源

2.下檔風險

如果進公司後發現這跟你想像的不一樣,是否有立即可行的退出方案?退出有幾個考量


  • 當初有綁年限嗎?
  • 當初是透過某個好朋友介紹進來,這個好朋友跟你老闆很麻吉嗎?
  • 這是全職工作嗎?短期內可以馬上找到替代選項嗎?
  • 這份工作的薪資是否很優渥,導致機會成本太高


3.非常集中

人一天就 24 小時,所以就算有兼職工作,頂多同時有 2-3 份全心投入的職業。不像投資可以分散,工作是很集中的投資。所以挑工作要更加的質化

現在非常認真研究一家公司,都要幾十個小時。挑工作一定要花更多時間才合理。既然集中是必須的,那一定要確保自己挑到好的工作。要挑到好的一定要大量去比較,同時有好幾種可能攤在你面前,列一張表格記錄每個工作的優缺點,一一給它們評分

這些可能從哪裡來?

大多數人都是爬求職網站,算是被動接受職缺的出現。但也可以主動一點

主動尋求幫忙,幫助會從各方面來臨

最近我不斷 “刻意” 釋出正在找工作,意外的受到很多幫助


  • 感謝煜森搓合一件可能的合作案
  • 感謝 Thomas 幫我轉頭 KPMG
  • 感謝朝棟幫我丟南山
  • 感謝威宇跟我一起想可能的出路


煜森這件合作案和威宇提的所有方案,有個共通點就是自己要的工作自己去創造,而不是被動等一個喜歡的職缺出現。這其實是我的一項優勢,在昨天前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有這個優勢。過去五年認識了不少自己有公司的前輩,相對於同齡層,我更有機會主動去創造可能的工作機會。接下來要開始把心力轉到這一塊上面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